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农社网,农业新闻 > 科技经济 > > 正文

培养“三农”法治人才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022年01月28日 16:22 来源:网络搜索 手机版

财富论坛 广州,已知一个半圆形,canon lbp2900驱动下载

%d%9  1993年,建立法学学科,成立法律系;2002年,成立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归属该学院。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紧扣“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发展主题,积极探寻国家发展和乡村变迁的路径、轨迹,在“三农”法治方面取得丰硕学术成果。

%d

%d%9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主任杨述兴表示,近年来,该校法学学科积极服务“三农”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了“12345”学科建设之路及发展格局,并在涉农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d

%d%9  形成“12345”学科建设发展格局

%d

%d%9  杨述兴介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律系一直深耕“三农”法治领域。该校法学硕士一级学科下设经济法学、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民商法学和知识产权法学四个学科方向。除注重基础研究外,该校教师还注重学科交叉研究、构筑当代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新议题,扩大法学学科在“三农”法治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其服务的社会能力。

%d

%d%9  杨述兴表示,该校法学学科围绕“三农”法治主题,致力于建设特色型、创新型法学学科体系,并力争建成全国“三农”法治学术重镇和重要智库,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中国农业农村高端法律服务智库。为实现这些目标,该校法学学科已形成了“12345”学科建设发展格局。

%d

%d%9  “1”指一个中心,即以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为中心,立足中国农业大学“世界一流,农业特色”办学定位,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服务中国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打造中国农业农村法律制度研究重镇。

%d

%d%9  “2”指该校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坚持“入主流、办特色”两个基本点。“我们既要遵循法学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科优势,突出‘三农’法治特色,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农业农村法治专门人才。”杨述兴说。

%d

%d%9  “3”指三大讲座,该校的“农业农村法治讲座”“法学大讲堂”“法学研究方法工作坊”。

%d

%d%9  “4”指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产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业农村资源环境法治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民权益保护中心,这作为该校法学学科建设、发展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农”法治研究阵地。

%d

%d%9  “5”指该校法学学科在5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农业农村法治研究,即农业经营主体法律制度、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农业农村资源环境法治制度、食品安全与农产品安全法律制度和农业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d

%d%9  大力培养“涉农”法治人才

%d

%d%9  中国农业大学法学学科一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将培养具有深切家国情怀、深厚学术底蕴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新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d

%d%9  杨述兴介绍,该校法学教育积极践行“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足深厚的专业传统、弘扬鲜明的“三农”特色、贯彻“道器合一”的教育理念、打造行动育人的培养模式、秉持开放的国际视野。同时,立足当下,积极探索新时代下涉农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

%d

%d%9  202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的通知》印发后,中国农业大学法学学科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同时,优化育人大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并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搜索引擎和其他站点公开内容,如有侵权或表述不当,请联系并标明身份和情况后立即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nongshewang.com/kejijingji/244458.html

本文标签:法治 农业大学 农业 法学 业大

下一篇:区农业农村局全力推进“能源革命” 加快生物质炉具项目建设进度

上一篇:1月28日水产养殖板块涨幅达2%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