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农社网,农业新闻 > 三农关注 > > 正文

小产业蕴含大希望

2022年01月28日 13:24 来源:网络搜索 手机版

t19,广告公司标志,直播造娃娃

■2022新春走基层

趁着冬闲,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银窝沟乡银里村姚永全两口子开着拖拉机往地里运农家肥,看着脚下崭新的柏油路,姚永全高兴地说:“这路又宽又平,跑起来一点儿颠簸都没有,太感谢燕山大学驻村工作队了。”

这条4.7公里的柏油路在燕山大学三届驻村工作队的接续努力下,终于在去年10月1日正式完工,贯穿银里村南北,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被村民誉为“幸福之路”。“以前路上灰扑扑的,没人愿意来,现在总能看见隔壁银镇村村民晚饭后沿着柏油路遛弯。”银里村村民周长军笑眯眯地说。

“路修通了,中药材种植、规模化养殖、旅游研学和农产品深加工是我们今后的重点工作方向。”燕山大学派驻银里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健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了自信。

乡村想振兴,产业要先行。对未来的发展,杨健民也早有盘算,依托银里村特色开展的食品加工厂和标准化养牛场项目已被列入县乡村振兴项目库,“如能按计划推动两个项目的实施,将带动50人左右稳定就业,助推银里村产业发展转入内生模式”。

在马连道村村口,燕山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鹏和村支书刘永利一边帮村民刘婶锯木柴,一边询问着今年的打算。

刘永利是村里的能人,自己开着大车搞运输,一年下来收入几十万元没有问题。2018年,工作队上门做刘永利的思想工作,回村竞选村支书,带领大家致富。

“以前马连道村党组织建设比较薄弱,村干部换得比较勤,村子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工作队决定从党建入手解决问题。”王鹏介绍说,刘永利担任村支书,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去年又顺利连任了。村子的发展有了主心骨,在乡里组织的年底考核中,马连道村从前几年的垫底状态直接上升到前几名。

“目前,我们正在按计划推进冷棚蔬菜种植、4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争取形成普惠性致富的长效发展模式。”王鹏说。

在冷棚蔬菜种植这一块,来太沟村走得更远。2016年,燕山大学第一届工作队入驻,就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发展冷棚有机蔬菜种植产业。经过5年不间断的努力,去年10月,驻来太沟村工作队申报的“以‘三微推进法’构筑绿色有机帮扶产业新格局”项目,从全国10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中国教育报》2022年01月28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蔡常山

%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搜索引擎和其他站点公开内容,如有侵权或表述不当,请联系并标明身份和情况后立即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nongshewang.com/sannongguanzhu/244429.html

    本文标签:燕山 工作队 村民 工作 菜种

    下一篇:【新春走基层·小康路上看老乡】静宁县三合乡“小杂粮”激活养殖“大活力”

    上一篇:代表委员聚焦“强三农” | 市政协委员施国玉: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热门排行